2025年9月21日 傳福音使徒聖馬太日 cover

2025年9月21日 傳福音使徒聖馬太日

司提反·斯嘉麗主教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我們的主保聖人馬太在耶穌召叫他,「跟隨我」時是一名稅吏。慶節的祝文和經課都著重於貪婪,以及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稅吏會代替帝國政府進行徵收稅款,而且常常收取超過被認為公平合理的數額。這就是為什麼施洗約翰指示稅吏「除了規定的數目,不要多收」作為他們悔改的標誌(路加福音 3:13)。

馬太將他的生活從貪婪轉向服事上帝。我們的聖馬太雕像體現了這個主題。代表他從稅務工作所得收益的錢幣被放在他腳邊,而馬太拿起一本書來寫他的福音書。

祝文將這個主題應用到我們身上。我們祈求,「現在求主施恩,使我們也能除去勢利和貪財的心,跟隨聖子耶穌基督」。

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被呼召離開現有的職業來跟隨耶穌。我們的挑戰是在世上生活並從事以賺錢為表面目的的工作時,捨棄一切貪婪和對財富的不當熱愛,並跟隨耶穌。如果我們過分關注個別的誘惑,我們可能會錯過貪婪慾望的真正危險。例如,有時我們會被誘惑想要別人所擁有的,或者只是想要比我們現有的更多。

這些誘惑是靈性戰爭中的正常部分,它們會隨著我們祈禱的穩定性而起伏。當我們感到與上帝疏遠時,我們會變得不那麼滿足,並被誘惑去追求物質而非上帝。然而,更為隱蔽的貪婪形式源於我們文化,這個社會傾向是以經濟條件來評價一切,以金錢為標準,並視賺錢和存錢為任何事業的主要目標。

這種經濟思維方式滋生貪婪。它忽略了更重要的問題,如:所製造或所做的事情本質上是否良善,是否榮耀上帝?我在工作中是否專注於工作的質量,而不僅僅是我將獲得的報酬?企業中如何對待工人和客戶?我們關心賺多少錢的程度,而不是我們工作的質量和如何對待他人的程度,就是我們本質上為瑪門服務的程度。

這就是為什麼聖保羅在他給以弗所人的書信中勸勉一世紀的僕人工人做工,引用「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而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是事奉主,不像是事奉人,因為知道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或是自由的,都必按所行的從主得到賞賜。」當我們為上帝工作並期待他的獎賞時,我們會體驗到一種新的自由。

相反,當我們工作的質量是由別人能給我們什麼或如何對待我們來決定的,我們就成了獎賞和他人的奴隸。別人的報酬或意見決定了我做什麼。引用段落中的一世紀奴隸工人對他們所選擇的職業幾乎沒有選擇權。我們有更多自由離開一份工作並尋求另一份。這是好的。但這種自由也可能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誘惑。

它可能導致我們相信,如果我們有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們就會幸福。實際上,我們發現新的工作場所也有貪婪和分裂的人,他們不關心他人。還有。

重點不是要阻止任何人尋找工作。重點是我們永遠無法逃避培養滿足和超脫美德的需要。在這個世界和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不完美的事物。

我們總是會被誘惑相信,如果我們擁有了一樣我們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就會幸福。但上帝召喚我們服事祂,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要為祂的榮耀和他人的益處做好工作。上帝可能正是為了讓我們成為祂的見證,向他人展示為基督工作而非僅為金錢工作的意義,而將我們置於困難的工作環境中。

開始重新調整我們與金錢關係的靈性訓練是「什一奉獻」。什一奉獻字面意思是將首先十分之一獻給上帝。當我們將上帝給我們的首先十分之一回獻給祂時,我們就在實踐這一訓練。

這種模式始於聖經中第一個奉獻的故事。在創世記第四章,亞伯將他羊群中的頭生和最好的獻給上帝,他的祭物被上帝接納。他的兄弟該隱獻上的祭物,含蓄地說,不及第一、最好的。他的祭物沒有被接納。該隱落入了緊抓自己財物的誘惑。他不情願地獻上了一個不足夠的祭物,沒有體現信心。真正信任上帝。

什一奉獻是一種持續放手的訓練,將我們的錢獻給上帝並信任祂會供應我們。什一奉獻的講道總是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凸顯了為什麼當我們談論金錢時,我們談論的是對人們在文化上重要的事物。服事瑪門的惡魔誘惑根源於將我們的金錢與對上帝的責任分開的誘惑。

日常生活的金錢物質在一處,對上帝的責任在另一類別。這種信念是服事瑪門的根源。我通過觀察學到了這一點。

在40年的事奉中,我從未觀察到任何人誠心地將什一奉獻作為整體生活朝向上帝重新導向的一部分,而沒有經歷從服事瑪門中獲得更大的自由,並因此變得更加知足和超脫物質。相反地,我從未觀察到任何抵抗這種訓練的人,不會有更大的終生與物質依戀的掙扎和對金錢的更多焦慮。什一奉獻是我們習慣性地重複馬太和亞伯模式的方式。

當我們收到收入時,我們放手並通過將第一和最好的獻給上帝來跟隨耶穌,相信上帝會照顧我們所有的需要。這是我們彌撒聖祭的一部分。在禮儀中,我們將自己,我們的靈魂和身體獻上,成為合理、聖潔和活的祭物。

如果上帝賜給我們的第一和最好的不是我們所獻的一部分,這就顯得空洞。正如耶穌所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上帝總是忠實地供應那些憑信心來到祂面前的人。如希伯來書所說,「沒有信,就不能討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並且信他會賞賜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 11:6)。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