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艾丹傳統事工

2025年8月17日 三一主日後第九主日證道(司提反·斯嘉麗主教)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今天的福音通常被稱為浪子的比喻,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關於哥哥的故事。耶穌在聖路加福音第15章中講述了一系列比喻,以回應對他「不遵守猶太人律法的行動」批評。新約中所指的稅吏和罪人,以及文士、法利賽人和其他宗教領袖,他們不滿看到不忠的人被耶穌自由地接納,就如同哥哥不高興看到他父親慶祝浪子的歸來。事實上,大多數人在類似情況下都會像哥哥那樣反應。讓我們明確事情的經過:小兒子要求父親在父親去世前就給他產業,大約是全部財產的三分之一,而他的父親願意這樣做。然後,當兒子揮霍了財產後,低頭回來乞求憐憫,他的父親不僅給了他憐憫,還舉辦了派對慶祝他的歸來。我們能誠實地說,我們不會站在哥哥那邊嗎?或成為哥哥,抱怨這種不公平嗎?

比喻是具有顛覆性的故事。它們展示了上帝的國,是如何不符合人類的思維模式。一位正常的父親不會在生前就分給兒子產業,同樣,他也不會如此喜悅地迎回一個叛逆的兒子。然而,從上帝的國的角度來看,比喻中唯一重要的是每個兒子與父親的關係。這種關係只有當每個兒子忘記世間物質時才能蓬勃發展。人們專注於物質、銀行賬戶、退休基金、投資回報和保險來保護這一切。然而,在上帝的國度裡,唯一具有持久性價值的是我們透過耶穌與天父的關係。在屬靈層面上,金錢和財產的重要性僅在於它們如何使我們與上帝疏遠,或使我們更接近上帝。

小兒子的叛逆和損失使他醒悟到父親的善良。他謙卑、悔改地回來,準備以新的方式體驗父親的愛。上帝給予我們自由去叛逆和揮霍祂所賜予的,好讓我們能夠回頭悔改。我們可以恢復理智,開始以新的方式體驗上帝的愛。現在,在這個比喻的結尾,哥哥站在外面,以與弟弟當初自我放逐相同的方式,將自己排除在父親面前。在故事的開始,他只有通過忘記物質而記起父親的愛,才能夠回歸。

我們當中有些人多年來一直相對忠誠於基督徒的信仰,而名義上的信徒和非信徒則嘲笑我們的信仰並違背上帝。當不忠誠的人重返信仰時,我們該如何回應?我們是否像天使一樣,在上帝面前為一個悔改的罪人而歡喜,還是感覺上帝對迷失羊群的恩惠,削弱了那些一直忠誠之人的地位?三位一體神學幫助我們理解正確的態度並培養它。

上帝充滿著愛,聖父愛聖子,聖子愛聖父,而聖靈就是在他們之間流動並從他們流向世界,進入創造活動的愛。上帝創造並救贖世界是為了與世界分享祂的愛。愛在分享時會擴展。一對父母生了孩子,他們的愛並不會因為多了一個人而減少。相反,現在有了第三個人,既能給予愛也能接受愛,這樣愛在家庭中實際上是擴大而非縮減的。

我們被世界、肉體和魔鬼所誘惑,視上帝的恩賜和上帝的愛為零和遊戲,彷彿上帝賜予他人的會減少祂賜予我的。當我們陷入這種誘惑時,我們變得嫉妒、猜忌、吝嗇和防備。我們因為對上帝賜予他人的感到不滿,而將自己放逐出上帝的愛。我們只有通過真正覺醒於天父的良善和祂的愛,並以謙卑、悔改和信心回歸,才能從自我流放中返回。

當我們透過聖靈接受上帝之愛的恩賜時,我們得以完整。我們被帶入三位一體之愛的豐盛中。歌羅西書說:「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裏面;你們在他裏面也已經成為豐盛。」(歌羅西書 2:9-10 )若我們經歷愛的豐盛,它就會如同上帝的愛一樣,從我們身上溢流到他人。相反地,當我們失去恩典的體驗時,我們就變得像那位哥哥,我們的信仰成為勞役,我們開始抱怨:「我服侍你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來沒有給我一隻小山羊,叫我和朋友們一同快樂。」(路加福音 15:29)

我們談論依照祈禱規則生活,這有正確的方式和錯誤的方式。錯誤的方式是這樣看待我們的祈禱生活:我在特定時間以特定方式祈禱和禁食。我捐錢給教會和慈善機構。當我做這些事情時,我成為一個好基督徒。當我這樣做多年後,我成為超級基督徒,比所有那些不像我一樣忠誠的人都要好。當人們信主時,我對他們得到的任何優待感到憤憤不平。他們沒有贏得這些,而且他們最好不要坐在我的座位上。

正確看待我們祈禱生活的方式是這樣的:我在特定時間以特定方式祈禱,為的是透過體驗上帝的恩典而得到習慣性的更新。這些祈禱習慣在我內心培養對上帝的喜樂與平安的體驗。我奉獻十分之一並施捨,因為這些做法是教導我把上帝放在首位,教我放手萬物,使它們不會成為偶像。我通過禁食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在這樣生活多年後,我對上帝在我生命中常在的恩典和同在越發感恩。為何我被賜予這些信仰和愛的恩賜,而許多人甚至不知道上帝是誰?我渴望與他人分享我所擁有的,好讓他們也能體驗我所體驗過的。

當我們用世界虛假的競爭標準來評估我們的信仰時,我們就會發展出錯誤的態度。當我們允許上帝的話語改變我們,並教導我們接受生命中的每一個方面都是恩賜時,我們就會發展出正確的態度。上帝不需要,也不想要我們完美的宗教表現。祂想要與我們建立關係。上帝要的是我們謙卑、悔改和信靠的心。而禮儀正是教導了我們這一點。

我們始終以需要恩典的罪人身份來到祭壇前。基督總是接納我們,赦免我們,更新我們。這份愛與恩典永遠是禮物,無論我來了多久,無論我為此努力了多長時間。上帝希望我們與他人分享祂的愛,正如祂與我們分享祂的愛一樣。正如耶穌所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翰福音 13:34)我們對恩典與愛的體驗程度,可以從我們對那些尚未經歷上帝恩典與愛的人的態度中看出,因為對於任何一位曾經死去現在又活了、曾經失喪現在又被尋回的弟兄姊妹,我們理當歡喜快樂。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司提反·斯嘉麗 #聖馬太堂 #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