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甘日課經 通用禮規
安立甘日課經
通用禮規
本書所提供的對經、聖詩、啟應文及頌歌,用於豐富每日早禱和晚禱的內容,使用說明已在各項禮儀規程之中加以說明。以下將對這些要素作更詳細的解釋。
邀請選句
本書的邀請選句與日課對應的“啟應文”與“皆來頌”一同日課經,可按照禮儀規程以全節或半節的方式進行。邀請選句中的星號標示出該節的上下半部分。按照早禱所示,建議在一年中的平日以及節期使用美國《公禱書》的「皆來頌」,並以第一結束句作結。在悔罪期、平日的禮拜三和禮拜五,以及齋期,宜採用詩篇95篇的完整版本,以第二結束句作結。傳統日課經的做法是固定使用完整的詩篇第九十五篇。在復活八日慶期及感恩節期間,「皆來頌」則由相應的頌歌取代。
詩篇集
《公禱書》規定使用三十天的詩篇集,本書推薦使用此方式。除非較大節期在讀經表中指定了專用聖詠,否則應按此順序誦讀詩篇;若有指定,則這些詩篇將取代每日循環。在全年的平日,詩篇的對經採用詩篇集中所列,每篇詩篇都有其專屬對經。在複式或更高等級的慶節之中,以及某些慶節中,專用對經則由該節期的專用部分提供,或聖人的專用部分或通用部分所指定。在這種情況下,早禱和晚禱中的全部詩篇僅使用一個對經。
詩篇中的星號(※)表示每節經文的誦讀停頓處;這一停頓必須嚴格遵守。同樣地,詩篇對經中的星號表示:(1)在所有慶節中,星號之前的部分僅由主禮者誦讀,星號之後則由全體同誦對經其餘部分;(2)在平日的日課中,只需在詩篇前誦讀星號之前的對經部分。無論是哪種情況,在詩篇和頌歌之後都要完整誦讀對經。
註:1943年的讀經表,收錄於1928年美國公禱書並載於本書中,引入了一種嶄新的詩篇集使用方法。由於主日、慶節和平日所指定的詩篇都被編印為讀經表的一部分,而且絕大多數日子在每個日課中僅使用一篇詩篇,這使得早禱和晚禱實際上包含了三段經課:第一課來自詩篇,第二課取自舊約,第三課選自新約。這是詩篇集使用方式的一次革新,但恐怕並非完全理想。在此情況下,詩篇集不再是日課的根基,而淪為整體結構中的一兩塊基石而已。這種新穎的使用方式雖然達到了簡潔的目的,但過分簡潔並非完全可取。我們強烈建議遵循傳統《公禱書》之中使用詩篇集的方式,三十天循環使用方式。另外,在第【208-2100頁提供了两周诵念一遍诗篇集的表格(供誦念小時日課者使用)。
聖詩
早禱所用的兩首聖詩取自日課經(Breviary offices)的夜禱(Matins)和晨曦禱(Lauds)。若誦讀一課式的晨禱,只需使用其中一首聖詩即可;但在私人誦念日課時,一課式的晨禱應屬罕見。晚禱所用的聖詩取自日課經(Breviary offices)的晚禱,應在第一課之後、尊主頌之前誦念。這些聖詩大多出自莎霖日課經(Sarum Breviary),只有少數例外。部分宗教改革後節期所用的聖詩則選自約克日課經(York Breviary)、新高盧日課經(neo-Gallican Breviaries)及羅馬日課經(Roman Breviary)。這些聖詩的譯文(譯者注:指的是英文)盡可能由博學的安立甘宗之神學家和聖詩學者完成。
聖詩專用榮耀頌
在某些通用格律的聖詩中,聖詩結尾的榮耀頌會根據特定節期或重要慶節而改變。在這些情況下,可變的榮耀頌會以星號(*)標示在最後一節的開頭。為了方便使用,這裡提供了各種可變的榮耀頌:
從聖誕節至聖燭節(二月二日)
但愿榮耀讚美尊貴,歸於貞女所生耶穌;
也願榮耀永遠歸於,聖父與保惠師聖靈。阿們。
顯現節以及八日慶期
榮耀歸於上帝聖父,顯現聖子耶穌基督,
以及恩保護慰聖靈,稱頌讚美永世無盡。阿們。
復活節期
眾民頌揚榮耀歸主,死而復活永生君王;
及父與保惠師聖靈,稱頌讚美永世無盡。阿們。
升天節期
我眾今獻所有榮耀,歸於超越眾星之主,
及父與保惠師聖靈,稱頌讚美永世無盡。阿們。
耶穌聖心日
我將榮耀全歸與主,祢從聖心傾流恩典;
如今與父永遠同在,偕同聖靈永世無盡。阿們。
基督易容顯光日
榮耀全歸我主基督,今日山上顯現光輝;
及父與保惠師聖靈,稱頌讚美永世無盡。阿們。
基督君王節
我獻榮耀歸於耶穌,掌管普世國度之主;
及父與保惠師聖靈,稱頌讚美永世無盡。阿們。
聖母慶節
但愿榮耀讚美尊貴,歸於貞女所生耶穌;
及父與保惠師聖靈,稱頌讚美永世無盡。阿們。
啟應文與對經
啟應文及其應答(以啓和應標示)應在聖詩與福音後的頌歌(以色列頌和尊主頌)的對經之間誦讀。
以色列頌和尊主頌的對經取自日課經(Breviary)的晨曦禱和晚禱——這些是《公禱書》中早禱和晚禱的基本來源。在所有複式及以上的慶節,對經需要重複誦讀,即在頌歌前後都完整誦讀一遍。在平日、半雙重或單一等級的日課中,星號(*)之前的部分對經在頌歌前誦讀,頌歌後則誦讀完整的對經。在寢前禱時,無論當日等級為何,西面頌的對經都不重複誦讀。
頌歌
在早禱時,美國《公禱書》在第一經課後,有三首可供選擇的頌歌。其中,《讚美頌》(Te Deum)和《萬物頌》(Benedicite)自古以來一直用於主日和慶節。《我祖頌》(Benedictus Es)首次出現在1911年修訂的《羅馬日課經》中,在大齋期的主日晨曦禱中取代《萬物頌》。本書在早禱規程中提供了使用這三首頌歌的簡便方法,可概括如下:《讚美頌》在所有主日誦讀,但降臨期、大齋預備期和大齋期除外,在這些節期改用《萬物頌》。《讚美頌》也在所有慶節誦讀,但紀念等級的慶節除外。在全年平日(包括降臨期和大齋期),則使用《我祖頌》。
第二經課後應誦讀福音頌歌。建議固定使用《以色列頌》;然而,在平日可以允許使用《歡呼頌》。在任何情況下,慶節或主日都不應使用《歡呼頌》。
祝文
當日的祝文可在當日早禱的節期專用部分,或聖日專用或通用部分中找到。在少數情況下,晚禱和早禱都有其專用的祝文,這些都在相應場合的規程中有所說明。當《公禱書》的祝文並非原始祝文的翻譯時,原文已在「另一祝文」標題下附加。因此,同樣收錄了大齋期、復活節期和五旬節期間的所有祝文,以及所有重要慶節的祝文。聖安得烈、聖司提反、聖約翰和嬰孩被殺日八日慶期的祝文均源自1549年版《公禱書》。
對於那些不是源自《公禱書》的祝文,其正確結尾通常由某些提示詞或短語提供,由牧師按慣例完成祈禱。為了方便起見,這些正確的祝文結尾已在此提供。建議將這些結尾銘記於心。註:祝文必須始終使用完整結尾,除非祝文中明確指定使用以阿們作結的簡短結尾。
向天父祈禱時:
這都是靠著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無窮盡。阿們。
向聖子祈禱時:
聖子和聖父、聖靈,三位一體的主,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世無盡。阿們。
小時課
小時課的設立是為了方便那些渴望在每日祈禱和誦詩體驗中獲得更豐富經歷的信徒。這些禮儀主要源自本篤會和莎霖的傳統,希望能夠滿足完整的每日祈禱循環需求,同時不致造成過重負擔。這些時禱的標準誦讀時間如下:一時禱在醒來時進行;早禱在開始一天工作之前的清晨時分;三時禱約在上午九時;六時禱在正午十二時;九時禱,是在下午三點,接近主受難的時辰;晚禱在日落時分;而寢前禱在就寢前進行。這些時辰的誦詩是固定的,可依據各項禮儀中所提供的每日計劃予以縮短。在慶節時,按慣例使用主日指定的詩篇。這些是輔助性的禮儀,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取代主要的早禱和晚禱。
教會年曆使用說明
在教會年曆中,每個慶節的等級以斜體字標示。
註:慶節日期旁的紅色星號(*)表示該慶節有其專用的經課和詩篇。
主日的優先級
本書及其豐富的教會年曆旨在突出並運用主日及平日的節期禮儀。大主日禮儀不讓位於任何其他慶節,而小主日禮儀僅讓位於主耶穌的慶節、聖母馬利亞的慶節,以及某些其他紅字慶節。所有主日均屬大複式。
復活節期
復活節期從復活主日開始,直至聖靈降臨節週六的九時禱結束。這段時期分為三個階段:復活期,從復活節日至升天日;升天節期,從升天日至聖靈降臨日;聖靈降臨節期,從聖靈降臨節至三一主日。
復活日後的所有主日和平日均列為大主日和大平日。建議在整個復活期內,使用復活節日的“另一祝文”作為逾越節慶的紀念,正如降臨期第一主日和大齋首日的祝文分別用於降臨節期和大齋期一樣。
主日、慶節及平日等級表
全年主日皆為主的慶節,亦為每週復活的紀念,均視為慶節,故採用複式禮儀。主日分為大、小兩種。
大主日
- 降臨第一至第四主日
- 大齋前第三至第一主日
- 大齋第一至第四主日
- 苦難主日與棕樹主日
- 復活日
- 復活後第一至第五主日
- 升天後主日
- 聖靈降臨日
- 三一主日
在這些主日中,降臨期第一主日、大齋期第一主日、苦難主日、棕樹主日、復活主日、復活後第一主日、聖靈降臨日及三一主日均為第一等大主日,不讓位於任何慶節。
主日禮儀通常依循主日規程進行,除非在小主日遇上一等複式、二等複式,或大複式慶節。
在所有大主日(大齋預備期主日以及復活後第二、三、四主日除外),不得慶祝其他慶節,因此禮儀必須遵循主日規程。
在這些大主日遇上一等或二等慶節時,該慶節一律移至其後第一個平日日期舉行,復活日、聖靈降臨日及這兩個慶節後的兩天除外。
小主日
- 聖誕後主日
- 顯現後主日
- 三一主日後主日
在小主日,若遇上第一等或第二等複式慶節及大複式慶節,則舉行該慶節並紀念主日;若遇上小複式慶節,則僅作紀念,並依主日禮儀進行。
所有慶節由慶節前一天下午的前夕晚禱開始。主日及複式或更高等級的慶節還有第二晚禱。慶節中的所有對經均須重複;即在詩篇或頌歌前後完整誦讀。除非經文另有指示,每個慶節禮儀的所有詩篇均在單一對經下誦讀。
日課禮儀分為三種:單式、半複式及複式。單式禮儀用於所有平日、節期前夕及紀念等級的慶節。禮儀從前一天下午的前夕晚禱開始,至當天的九時禱結束。對經不重複誦讀。
半複式禮規用於特等及一等八日慶期內的日子。從前夕晚禱開始,至慶節當天的寢前禱結束。對經不重複誦讀。複式禮規用於所有主日及慶節。慶節從前夕晚禱開始,至慶節當天的寢前禱結束。在早禱及兩次晚禱時對經須重複誦讀,但在小時課中除非經文另有指示,否則不重複誦讀。
大慶節分為三種:一等複式、二等複式及大複式。
一等複式慶節
- 救主聖誕日
- 救主受割禮日
- 救主顯現日
- 聖家節:耶穌、馬利亞、約瑟
- 聖母告潔日
- 聖母領報日
- 升天日
- 基督聖體節
- 耶穌至聖聖心節
- 我主至聖寶血節
- 主易容顯光日
- 耶穌聖名節
- 基督普世君王節
- 諸聖日
- 聖堂祝聖日
二等複式慶節
- 使徒聖保羅受感化日
- 殉道聖王查理
- 聖約瑟日(聖母淨配)
- 施洗聖約翰誕辰日
- 使徒聖彼得日
- 聖母安息日
- 聖母誕辰日
- 舉揚聖十架日
- 聖母七苦
- 聖米迦勒與諸天是日
- 使徒聖安得烈日
- 聖母始胎日
大複式
- 使徒聖馬提亞日
- 傳福音使徒聖馬可日
- 使徒聖腓力聖雅各日
- 使徒聖巴拿巴日
- 使徒聖雅各日
- 聖母之母聖安娜日
- 使徒聖巴多羅買日
- 使徒聖馬太日
- 沃尔辛海姆聖母
- 傳福音使徒聖路加日
- 使徒聖西門聖猶大日
- 使徒聖多馬日
- 會吏聖司提反日
- 使徒聖約翰日
- 嬰孩被殺日
- 特等及一等八日慶期的第八日
小慶節分為兩種:複式及紀念。所有未列在上述清單中的慶節均為複式或紀念。
紀念等級的慶節僅在前夕晚禱及早禱的祝文紀念。紀念的方式如下:在前夕晚禱的日課主日之後,誦念尊主頌的對經,在早禱時則誦念以色列頌的對經,這些對經均屬於所要紀念的日課。誦念對經後,須誦念與對經相同處(即晚禱及早禱聖詩後)的啟應文,然後誦念祝文。為方便進行紀念,「諸聖紀念」部分提供了通用的對經、啟應文及祝文,以供聖人專用部分未有提供的場合使用。
八日慶期是將慶節延長至八天,分為四種:特等、一等、二等及紀念。
特等八日慶期
- 聖誕日
- 復活日
- 聖靈降臨日
一等八日慶期
- 顯現日
- 升天日
- 三一主日
- 諸聖日
- 聖堂祝聖日
二等八日慶期
- 基督聖體節
- 耶穌至聖聖心節
- 使徒聖彼得日
- 聖母安息日
- 聖母誕辰日
- 聖母始胎日
紀念八日慶期
- 使徒聖安得烈日
- 殉道會吏聖司提反日
- 使徒聖約翰日
- 諸聖嬰孩日
- 施洗聖約翰誕辰日
在特等八日慶期內,不得慶祝任何慶節,但按照由來已久的習俗,聖誕節後的三個慶節及聖多馬日可舉行日課。在八日慶期內,日課按照慶節舉行,但八日慶期內的主日則按主日日課進行,並附加八日慶期紀念。小時課每日均按慶節所定進行。第八日為專用日課,屬大複式等級。
在一等八日慶期內,適用上述相同規則,但期間可以慶祝慶節,而第八日為大複式等級。若有慶節慶祝,則應紀念八日慶期。當第八日適逢主日,日課仍按主日進行,但在兩次晚禱及早禱時,需紀念八日慶期第八日。
在二等八日慶期內,日課按當日平日進行並紀念八日慶期,除非遇有慶節。若在二等八日慶期內舉行慶節,則慶節日課中不需紀念八日慶期。第八日為複式等級。當第八日適逢主日,日課同樣按主日進行,但在兩次晚禱及早禱時,需紀念八日慶期第八日。
紀念八日慶期僅在第八日的前夕晚禱及早禱紀念。
在任何八日慶期內的晚禱(或在晚禱時紀念八日慶期),其日課(或紀念對經及啟應文)應採用慶節第二晚禱的內容,除非另有規定。但在八日慶期第八日的前夕晚禱,則採用慶節的前夕晚禱;而在第八日當天,則重複慶節的日課,除非另有專用內容規定。
註:若節期表內為具八日慶期的慶節提供專用聖經選讀,這些專用選讀只在慶節當天誦讀,不在八日慶期內的其他日子或第八日誦讀。
平日分為兩種:大平日及小平日。
大平日
- 將臨期平日
- 救主受割禮日後至顯現日的平日
- 大齋期平日
- 復活期平日
- 秋季齋期
大平日有其專用日課,除非遇有慶節,在此情況下,則按慶節日課進行並紀念平日。其中,大齋首日(聖灰禮拜三)及聖週內的日子為特權日;這些平日有其專用日課,由早禱開始。這些日子不得慶祝任何慶節。在聖週首三日,紀念等級或複式等級的慶節可在前夕晚禱及早禱之中紀念,但所有大複式等級或更高等級的慶節均須延後至復活八日慶期後舉行。復活節前三日日課為複式等級。復活望日之日課在九時禱後結束。
慶節的望日(或守夜)被列為大平日。其中,聖誕日及顯現日望日、復活望日及五旬節前夕為特權前夕。望日日課由早禱開始,至九時禱結束。前夕的對經不重複誦讀,聖誕節前夕及復活望日除外。在將臨期及大齋期期間,日課中不需留意使徒慶節的前夕。全年中使徒慶節前夕的日課按當日平日進行,但在早禱至九時禱採用專用祝文。在復活期內,使徒慶節沒有前夕或守夜。
小平日
- 顯現八日慶期後平日
- 大齋預備期平日
- 三一主日八日慶期後平日
大平日及小平日的日課均按前一主日的日課進行,並附加平日專用內容,詳見日課通用規程。日課為簡式等級;即由晚禱開始,至九時禱結束,對經不重複誦讀。
在大齋期及降臨期以外的小平日週六,按慣例誦念聖母日課,詳見聖日通用,第[643]頁。
註:禮規中「全年」一詞通常指大齋期及復活期以外的禮儀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