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甘公教會之首席主教馬可·哈弗蘭撤銷、終止與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的共融關係
本文翻譯自:The Certain Trumpet,發佈時間為2025年10月14日。
在安立甘公教會(ACC)與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UECNA)之間出現了裂痕,此前安立甘公教會原始教省的首席主教馬可·首席主教哈弗蘭宣布撤銷兩個教會之間長期存在的共融協議。這項決定是透過首席主教哈弗蘭於2025年8月1日致彼得·羅賓遜主教的一封信函傳達的。
共融協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當時安立甘公教會(ACC)與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UECNA)尋求重新確立或肯定「communio in sacris」(聖事完全共融)的關係。在該年五月,首席主教哈弗蘭(ACC)與史蒂芬·雷伯總主教(UECNA)在喬治亞州雅典市的聖司提反副主教座堂簽署了一項協定,認可彼此在聖事、聖職人員及牧靈合作方面的相互承認。 根據該協議,據報導「兩個教會的成員將在雙方的祭壇前受到歡迎,雙方的聖職人員將可按需要為彼此的信徒施行洗禮、主持葬禮和婚禮。每個教會都同意在所有影響對方的事務上與對方仔細協商,包括主教行為以及與其他團體和教會的大公關係。」
這項協議雖然從未消除所有摩擦,但作為「持續安立甘」教區之間合作的穩定框架發揮了作用,並成為更深層次合一希望的焦點,其中包括安立甘基督君王教省(Anglican Province of Christ the King )。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和安立甘基督君王教與安立甘公教會一樣,都源自1979年1月的丹佛祝聖禮,之後莫爾斯主教帶著基督君王教區分離,而多倫主教在最初擔任安立甘公教會中西部和中大西洋州教區主教之後,分離出來成立了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UECNA),莫特主教則成為安立甘公教會的首席主教。
在2025年9月至10月號的「三一報」(The Trinitarian)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首席主教哈弗蘭表示,當他與雷伯主教簽署該協議時,雙方確信在教義上沒有重大分歧,而且雷伯主教曾希望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最終能加入安立甘公教會。然而,從那時候開始,神學、教規和制度上的緊張關係與分歧不斷累積。在首席主教哈弗蘭的信函中——該信函迅速在臉書上發布,隨後正式刊登於「三一報」的2025年9-10月刊——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被判定已偏離了「聖路易斯宣言」(Affirmation of St. Louis)所體現的教義標準,轉而使用「某些安立甘教會的信條、特色和神學家」作為詮釋的視角。
首席主教哈弗蘭一再肯定「聖路易斯宣言」(1977年)不僅僅是一份歷史性聲明,而是安立甘公教身份的活生生的教義基準。他的聲明將「聖路易斯宣言」置於安立甘公教會神學、實踐和教會間關係的核心地位。在2015年向北美安立甘教會(ACNA)及北美「信中前進」(Forward in Faith North America)發表的演講中,首席主教哈弗蘭表示,「聖路易斯宣言」將我們不可撤銷地置於大公基督宗教的核心傳統之中。他強調,正是透過這一傳統的視角,安立甘公教會閱讀並採納安立甘教會的信條。因此,「聖路易斯宣言」並非邊緣性的,而是首要的。首席主教哈弗蘭批評了他所認為在安立甘宗內那些不遵守「聖路易斯宣言」基本立場的部分中存在的「教義模糊、包容性,或試圖使我們的特殊性成為決定性和確定性的因素」。在首席主教哈弗蘭看來,這種模糊性威脅到他所相信的大公性的基本延續。
首席主教哈弗蘭將安立甘公教會定位為不僅僅是眾多安立甘教會之一,而是屬於「持續安立甘」(Continuing Anglican)傳統,其身份透過對「聖路易斯宣言」的忠誠得以保存。他主張,沒有這一點,安立甘公教會將失去其根基,或冒著損害其遺產的風險。在哈弗蘭的觀點下,並非所有較早期的安立甘文獻在所有方面都自動具有約束力。相反,它們只有在與聖路易斯所定義的教義以及更廣泛的大公傳統一致的情況下才被接受。這賦予了「聖路易斯宣言」某種詮釋上的優先地位:它是衡量其他信條的標準。首席主教哈弗蘭的公開聲明清楚表明,在他看來,「聖路易斯宣言」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歷史性或象徵性的:它是安立甘公教會的教義基礎。它塑造了身份、教義界限、與其他教會的關係,以及其他安立甘信條被閱讀和接受的方式。對首席主教哈弗蘭而言,對「聖路易斯宣言」的忠誠是不容妥協的:這正是使安立甘公教會對「持續安立甘」的主張具有可信度的關鍵。他一直以「聖路易斯宣言」作為評估和建立與其他安立甘教會共融及關係的基礎。例如,在安立甘公教會關於「美國安立甘公教會投票重新加入安立甘公教會」的聲明中,首席主教哈弗蘭提到持續安立甘教會之間的合一「如『聖路易斯宣言』所述。」
相比之下,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目前並不將「聖路易斯宣言」視為教義或信仰標準。在6月30日題為「持續安立甘教會出了什麼問題——1. 聖路易斯宣言」的臉書貼文中,羅賓遜主教對「聖路易斯宣言」中的各種陳述提出異議,特別是關於聖經、傳統和聖禮的陳述。但他說「真正的定時炸彈」是「其他信條的使用」這一節,其中寫道:「在肯定這些原則時,我們認識到所有安立甘信仰聲明和禮儀信條都必須依照它們來解釋。」羅賓遜主教抱怨說,這「簡直是革命性的,因為它要求人們拒絕安立甘宗的新教特徵和遺產,轉而支持盎格魯大公派對該傳統的重新詮釋,因為它實際上剝奪了教會歷史信條的權威。信條、講道集和《公禱書》只有在與這一現代信條相符的情況下才可以接受。」
因此,儘管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承認「聖路易斯宣言」是引發導致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成立之事件的歷史文獻,但羅賓遜主教拒絕它的理由,恰恰就是首席主教哈弗蘭支持它的理由。這些關於身份和神學原則的根本性不同觀點處於直接對立狀態,最終導致基於合一希望和「共同接受「聖路易斯宣言」」的協議被撤銷,這並不令人意外。
首席主教哈弗蘭在致羅賓遜主教的信函中指出的另一個次要問題:他接受到了來自安立甘公教會主教們投訴,稱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正在對安立甘公教會的聖品人員和堂區挖牆腳。這些投訴是在聖品人員「對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的發展日益感到不安」的背景下提出的。這一點說得相當含糊,但可以推測,引起關注的問題之一是羅賓遜主教在歸正福音教會(The Evangelical and Reformed Church)的行動。該團體於2023年成立,作為一個「文化組織」在同一議會上通過了「安立甘新教」(The Anglican Protestant Church)這個名稱,作為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的替代名稱,似乎直接否定了「安立甘公教會」這個名稱。這不僅鞏固了羅賓遜主教偏袒改革宗神學的印象,也引發了對授予的聖秩聖事完整性的擔憂。儘管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和安立甘公教會的憲章都允許接納非安立甘團體,但這被視為一種集體行為。然而在「歸正福音教會」的情況下,看起來羅賓遜主教是在將聖品人員安置到並非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成員的公理會教會中。由於內部反對選舉「歸正福音教會」的成員以拉斯圖斯·朗牧師(Rev. Erastus Long)為東部教區助理主教(Suffragan Bishop),羅賓遜主教決定祝聖朗神父為「歸正福音教會」的主教,使其成為一個自治教會。但是,朗在社交媒體上以強烈反對盎格魯大公派而聞名,稱使用《彌撒經》或穿祭披的安立甘信徒為「教皇派」,並將他們比作巫術。羅賓遜主教對朗的保護和提拔令許多人感到不安。
朗稱教皇派為「巫術」的臉書內容截圖
共融關係的撤銷,是取消了對聖事和聖品的相互承認:安立甘北美聯合教會的聖品人員將不再被安立甘公教會自動接納,共祭也是非法的。
安立甘公教會在2007年,與安立甘基督君王教(APCK)簽署的共融協議仍然有效,但基於共享主教繼承權而推動有機合一的方式,已被證明是徒勞無功的。目前源自2017年亞特蘭大協約的安立甘聯合議會(Anglican Joint Synods,即現在的G-2主教會議),強調基於「聖路易斯宣言」的共同的神學原則和禮儀形式,迄今已被證明在實現有機合一方面是成功的。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祈禱的律,就是信仰的律」(lex orandi, lex credendi)不僅是一項禮儀原則,也是建立信任和信心,從而實現教會合一的根本基礎。